2006年12月9日 星期六

駁中共發動八二三炮戰的「攘外以安內說」

——評《毛澤東專政始末》之五


唐德剛在《毛澤東專政始末》頁234說:

原來在1958年夏,毛公正在推動「高級化」,如火如荼之時,老人家或許想的是攘外可以幫助安內,乃不聲不響地,組織了一齣「炮打金門」的鬧劇。

首先,1958年毛推動的是「人民公社化」而不是「高級化」,唐似乎分不清楚農業集體化過程中的高級化與人民公社化的區別。其次,唐的「攘外以安內」的說法,對於中共發動八二三炮戰一事,是相當流行的見解;但此說未必正確。


中共發動八二三炮戰的「攘外以安內」說,多半係出自「理論的生搬硬套」,受到既有的通行理論影響,先入為主地以已知的理論考察歷史事件。因為國際衝突理論早有如下說法:「面臨國內日趨升級的動亂與騷動,任何時代的統治者都會使用挑起對外戰爭的方法來轉嫁矛盾」,便想當然耳地以此說解釋中共為何發動八二三炮戰。然而,正如我們不能由「地濕」便推論「天雨」一樣,我們也不能從中共發動對外戰爭,便推論係因中國內有動亂或政權不穩。同理,我們也不能因為1958年中共正在推行大躍進運動,而大躍進運動事後又證明是一場大災難,而既然是一場大災難,想當然就會有動亂,而政權亦必不穩,所以中共在1958年發動八二三炮戰,必然是因為大躍進運動失敗所引起。

若要運用「攘外安內說」,有一重要條件,即時間點的契合。中共於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期間發動了八二三炮戰,此時正是大躍進高潮,而中共領導人從上到下正陶醉在一股濃厚的樂觀主義之中,幻想共產主義的美麗烏托邦即將到來,根本不會預想大躍進將造成嚴重的國民經濟問題,也絲毫沒想到將會產生餓死三、四千萬農民的史無前例的大饑荒。也就是說,1958年8月,中共領導人的認知圖景,不可能有「面臨國內日趨升級的動亂與騷動」,此一前提既未存在,又如何推論中共領導人,尤其是毛澤東,要用「挑起對外戰爭的方法來轉嫁矛盾」?

毛澤東何時意識到大躍進在執行面上產生問題?大約在1958年10至11月間,因為從11月初開始,毛為了解決大躍進實行以來所發生的一系列問題,連續八個月召開了多場意在「糾『左』」的會議,直至1959年夏廬山會議中途才中止了「糾『左』」的努力,而轉向「反右傾」。如果要套用「攘外安內說」,這是大躍進開始後的第一個時間點,但這段期間跟中共用武有關的事,是發生於1959年3月的「西藏抗暴事件」,既跟台灣無關,而能不能算是「對外用武」也殆有疑義。

若中共真要挑起對外戰爭以轉嫁國內矛盾,往前推更合適的時間應該是1956年,當時國內有許多請願、罷工、罷課、退社等事件,社會呈不穩定狀態;往後推更可能的時間應該是發生香港難民潮的1962年。

從上面的討論,可以確定,中共決定「炮打金門」,不可能是為了安撫國內而來,有其它的原因。根據大陸一位具有軍方背景的學者叢進的說法,1955年8月開始的中美大使級會談,為台灣問題僵持不下以致會談中斷。1958年7月中東發生黎巴嫩事件,此時中共乃決定以外交談判以外的手段,在福建沿海展開針對美蔣的軍事行動,不但封鎖了金門、馬祖,並於8月23日炮擊金門馬祖。另外兩位大陸學者龐松與陳述則指出:「1958年夏,美國藉口中東局勢緊張,命令進駐太平洋地區的第七艦隊進入戰備狀態,中國政府決定以炮轟金門的方式,重新把台灣問題在全世界面前突現出來。」而八二三炮戰發生後不久,中美大使級會談就在華沙復會,而金門、馬祖兩島歸屬問題則成為會談內容。相對於「攘外安內說」,「國際政治角力說」可能更具有說服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