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7日 星期日

歷史延續與「官僚資本」再定義

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秦暉,最近在一次「先鋒國家歷史講座」中主講了〈解讀中國奇跡——改革三十年回顧(上)〉,其中有一段話引起了我的興趣:

......我覺得所謂改革就是徹底否定文革。可是徹底否定文革到底是要幹什麼?我覺得這不是人們一開始就很清楚的,應該說,我們現在所進行的改革是走向市場經濟,可是在1975年的時候乃至在1978年的時候,人們講的否定改革其實更多的是恢復計劃經濟。我們中國如果說要搞計劃經濟,老實說,那不是1949年以後開始的。瞭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,早在抗戰以後,中國的經濟就已經出現了計劃化的趨勢,由於戰爭的影響,當時民營經濟和外資在抗戰期間基本上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。一方面是戰爭的破壞,另一方面,民營經濟留在淪陷區沒有內遷的,在國民黨接受[收]的時候都被作為所謂的有附逆嫌疑的產業被沒收了。大家都知道,民營經濟如果不到大後方,留在淪陷區肯定是要和日本人做生意的,國民黨一打回來就說你是漢奸,然後幾乎全部都收歸國有。日本人的外資,抗戰以後當然被沒收了;英美人的外資,在抗戰一開始基本上都撤走了。所以,抗戰以後我們國家工商業資本就已經出現了國有化趨勢。1946年我們的工商業資本中國有資本就已經佔到了百分之五十,我們把它叫做官僚資本,大家知道,所謂的官僚資本並不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,它其實是國民黨搞的國有資產,所以我們以前講的所謂官僚資本,包括國民黨時期的四大銀行,包括資源委員會下屬的企業等等,基本上是國民黨時代的計劃經濟。無論是國民黨時代資源委員會的那些專家,還是建國以後在中國搞156項工程的蘇聯專家,他們的政黨背景不一樣,他們的學術經歷也各異,但是有一點是很相像的,他們搞的所謂計劃經濟,那都是帶有很濃的工業文明時代科學主義、理性主義的產物,非常強調所謂的專家治廠,所謂的綜合平衡,所謂的經濟核算,所謂計劃最優化,就是大量運用運籌學這一套東西,我覺得是從抗戰一直到1956年,這事實上是中國經濟的一個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