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

黨史著述的絕對化與籮筐主義

何方在他的《黨史筆記: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》,下冊(香港:利文,2005),頁377-378,給我們提到了中共黨史著述所遵循的規則,即「絕對化」與「籮筐主義」,而這兩者是相關的。

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

「十一五」期間中國「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」

志杰2月上旬在留言板有篇貼文,不應被淹沒在落落長的留言板裡,特轉貼於此。文中所列計劃出版的書,括弧內的文字是志杰加的註。這裏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《鄧小平傳》,不知中央文獻出版社要如何處理1957-1965的鄧小平事蹟。


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

《20世紀後半葉歷史解密》文章連結

選擇自我放逐的中國學者何清漣,2004年從程曉農主編的《當代中國研究季刊》中,以「解構虛假的歷史」的角度選出20篇文章,編選了《20世紀後半葉歷史解密》一書。本書出版的訊息過去網路上已有報導,並列出了完整的目錄,可惜沒有將相關連結整理出來。現在我補做了這一工作,以方便網友上網閱讀。


2007年3月18日 星期日

1956年復員軍人請願鬧事

1956年是毛澤東所說的「多事之秋」,有工人罷工、學生罷課、農民鬧退社,這在很多書上都有提到,但有一筆資料寫到有七個省的復員軍人請願鬧事。這本書是李培林等人合著的《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: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》,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出版。可惜,沒有說出人數,但確實是一條寶貴的資料。這些復員軍人,有可能是打完韓戰後,陸續復員的。就像公私合營,機構改組後,總有人遭遇不平,心生不滿。

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

為何平反劉少奇要等到1980年?

中共在1976年10月推倒四人幫,「結束」文革,又在1978年由當年的第二號「走資派」鄧小平取代華國鋒掌握重權,按理與鄧小平同受冤屈的第一號「走資派」劉少奇應該立即平反,但為何劉少奇要等到1980年才獲得平反?

2007年3月3日 星期六

文革再認識

文載《展望與探索》四卷六期(2006年6月),頁7-12。

  • pdf檔下載:http://www.mjib.gov.tw/d3/9506/1-2.pdf(請以另存新檔方式下載)






    • 壹、對文革應有新認識
        曾經有人以「有一千個讀者,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」來形容文本詮釋(text interpretation)的多樣性。雖然文革未必會複雜到有上千種面貌,但世人對文革的看法,確實存有很大差異,比如說:毛澤東為何要發動文革,就有好幾種不同的理解。有人認為毛之所以發動文革,是要追求理想社會,想要透過文革來根絕個人主義,以實現世界大同;有人認為文革純粹是一場赤裸裸的權力鬥爭;有人認為文革雖有權力鬥爭,但仍然導因於毛澤東、劉少奇兩派長期的政策分歧;有人認為文革其實是一場徹底的反官僚主義的整風運動,要阻止黨政部門中日益滋長的官僚化傾向;有人認為文革導因於中蘇的意識形態論戰,意在「反修防修」;有人更從心理學角度分析,認為毛之所以發動文革,是為了讓其所領導的偉大革命得以永續長存。儘管有關文革的起因仍然未有定論,但不同的詮釋畢竟從精英層次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觀察角度,增加吾人對毛發動文革可能原因的認識。然而,文革已發生了四十年,許多人對文革的認識,可能仍然停留在上述的「毛中心論」,尤其是毛、劉權力鬥爭說之上,而不能換著從群眾的角度來觀察文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