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

中蘇分歧始於蘇共二十大?

依照中共官方的說法,中蘇共分歧的起始點在於1956年初的蘇共二十大,其中的分歧內容在於全面否定史達林的貢獻。中共出版的一些文獻,例如:吳冷西所著的10年論戰、毛澤東傳( 1949到1976)等書,都是延續這個說法,然而在沈志華、李丹慧所著的《戰後中蘇關係若干問題研究 ─ 來自中俄雙方的檔案文獻》( 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6 )當中有一篇文章專門探討這個問題,並把蘇共二十大相關的檔案文件譯出來比較發現,蘇共二十大的內容不但沒有全面否定史達林,而且其內容多被之後的中共八大所繼承。


作者依照蘇聯的檔案以及1956年現有的中國資料相互比對,中共八大在國際、國內、黨內的主張,與蘇共二十大有異曲同工之妙,中蘇共都在推動去史達林化,然而在1957年發生波匈事件之後,中共才對蘇共二十大的主張才有所懷疑,到1958年才與蘇共出現不同聲音,真正開始有衝突的,應該是對於大躍進政策的不同調。

此外,這本書有許多說法是顛覆中共的官方論調,對中蘇外交史有興趣的人不彷可以找來看看。

4 則留言:

  1. 應該用"全盤否定"而不是"全面否定",比較有中共黨史說法的味道。其實中共官方對此說法也允許存有討論的空間了,林蘊暉在2005年第1期的《中共黨史研究》上發表〈對赫魯曉夫“全盤否定斯大林”說的質疑〉,從《毛澤東文集》一條註釋說起,提出對"全盤否定"說的質疑。這篇文章質疑《毛澤東文集》的註釋且又發表在中共黨史研究室主辦的雜誌上,其中奧妙應該可以體會。
    沈志華在新書《中蘇關係史綱(1917~1991)》(新華出版社,2007)上,提出中蘇的分歧,在對外政策上是因為『聯合艦隊、金門砲擊』的問題;對內政策則是因『大躍進、人民公社』,而造成中蘇分歧的由來,可以參考看看喔!
    另外波匈事件是發生在1956年,而不是1957年喔!應該是筆誤吧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修文章的時候跳太快忘記改正了 謝謝學長指正 真不好意思
    《中蘇關係史綱(1917~1991)》這本書我還沒弄到手 等春假放完再弄來看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文章貼出後,還是可以修正的。^^

    回覆刪除
  4. 現在兩岸似乎都流行這個「去」那個「去」,大陸有「去毛澤東化」,台灣有「去中國化」、「去蔣化」。以前,台灣不講「去史達林化」,而叫「貶史」(或在反共情結下取其諧音「鞭屍」)。

    其實,"de-"不一定要譯為「去」,也不是一看到"-tion"就要給它「化」一下,如"de-Maoization"可譯為「貶毛」或「非毛」,"de-centralization"最好不要譯為「去中心化」,而應看上下文而定,若與「集權」、「權力集中」相對,就可譯為「分散」、「權力下放」。

    看到"de-"就「去」,看到"-tion"就「化」,看到"-ity"就「性」,既是翻譯的「機械化」,也是中文的「西化」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