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

1956年八屆一中的中共中央主席選舉

  最近在看關於林彪的相關書籍,也知道許多過去沒有概念的東西。只是看到一條頗為驚訝的資料,作者在論述毛澤東對各接班人的看法以及心裡的地位時所舉的例子,大家應該都知道林彪是1958年八屆五中補選上中共中央副主席的,可是毛澤東在八屆一中選舉中央主席的票是投給林彪的,對此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林彪的重視。
  不過這篇文章並沒有註解,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。這篇文章由陳益南所作,收錄在丁凱文主編的『重審林彪罪案』一書下冊,明鏡出版社2004年出版。若我對丁凱文的了解,在「林彪、軍隊、文革」一網站上可以找到他的文章,從其治學態度來看頗為嚴謹,只是不知道是否就代表收錄其文的可信度如何了。

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

中共黨史外文著作中譯的「減法」

對照大陸出版的有關中共黨史的外文著作中譯,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。從中可以具體地看到在中共黨史中,哪些史實迄今仍是敏感的,不方便如實翻譯的。例如以下一段文字,出自Benjamin Yang(楊炳章)From Revoluton to Politics: Chinese Communists on the Long March (Boulder, Colo.: Westview Press, 1990)頁161,但郭偉(2006)中譯本沒有譯出,關鍵可能即是出在原文裡若干「太過敏感」的敘述,現將重點字句用加粗黑體字標識出來:

2007年4月20日 星期五

「白卷英雄」張鐵生當過教育部長?


唐德剛在《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-1976》(台北:遠流,2005)一書頁99寫道: 「......文革時期,那位教育部長張鐵生原來就是一個在考試制度中『繳白卷』的爛考生」。

不知道唐先生的根據從何而來,查資料可以知道,1973年張鐵生在「白卷事件」後,被封為全國「教育革命的闖將」、「新生力量的代表」,被迅速提升為他所入學的遼寧鐵嶺農學院核心黨小組副組長、院黨委副書記。1975年第四屆人大在北京召開,他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。這已經是他最「顯赫」的黨政資歷了,我找不到張鐵生擔任教育部長的資料。

延伸閱讀:
  • 王毅,〈流氓政治及張鐵生現象〉,載於劉青峰編,《文化大革命:史實與研究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1996),頁117-126。
  • 巢峰主編,《文化大革命辭典》(香港:港龍,1993),頁417-418。
  • 李谷城,《中國大陸政治術語》(香港:中文大學,1992),頁231-232。
  • 星島環球網《文化大革命四十周年》專題:〈張鐵生〉
圖片來源:http://my.cnd.org/albums/album11/wg_zhangtiesheng.jpg

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

遲群是任弼時的遺孤?

友人告知,日本學者竹內實所著《毛澤東傳記三種》(北京:中國文聯出版社,2002)頁227,提到遲群是任弼時的遺孤,詢我是否真確。我聽後也犯疑,實未聽過此說。


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

介紹一個網站

剛剛在瀏覽網頁時,發現一個「中共檔案網」,其中收錄不少頗有價值的材料。 現在網路如此發達,其確可作為相關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資料參考來源 。轉載書刊的不說,網上刊載的一些文章,有時能說出版限制下所不能說,例如:有所謂的全文版。有時能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。要鑑別之,需要相當的細心。 當然,也甚為傷眼力。

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

大躍進時的柯慶施是好是壞?簡評兩種史料與中共研究

由中共黨政官員的日記或回憶錄中,可看出大躍進時期統治階層的一部分決策經過與情資掌握。其中,楊尚昆的日記中鮮少透露自己的政治主張與見解,李銳的回憶錄則頗多後見之明。但比對二者對「他人」的記載,仍可發現一些問題。例如李銳據其「親歷」指出,從1958年南寧會議到1959年廬山會議,柯慶施是大躍進中的關鍵人物。在李銳筆下,柯慶施的角色是毛澤東推動大躍進的主要襄贊者。但據楊尚昆所記,柯慶施實以地方大員身分,對大躍進的具體政策多有保留。

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

中蘇分歧始於蘇共二十大?

依照中共官方的說法,中蘇共分歧的起始點在於1956年初的蘇共二十大,其中的分歧內容在於全面否定史達林的貢獻。中共出版的一些文獻,例如:吳冷西所著的10年論戰、毛澤東傳( 1949到1976)等書,都是延續這個說法,然而在沈志華、李丹慧所著的《戰後中蘇關係若干問題研究 ─ 來自中俄雙方的檔案文獻》( 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6 )當中有一篇文章專門探討這個問題,並把蘇共二十大相關的檔案文件譯出來比較發現,蘇共二十大的內容不但沒有全面否定史達林,而且其內容多被之後的中共八大所繼承。